米高说

需求负载

2025-07-15

我发现,自己又陷入了一种需求负载的状态中。

产品正在受欢迎,团队也越来越依赖它。忽然之间,需求开始铺天盖地的涌来。

有些来自于技术:“能不能更快一点”、“我的评论不见了”;

有些来自于新的需求:“能不能支持更多的状态?”

有些来自于很细微但无法忽视的小的改进:“新建任务的时候,点空白弹窗就消失了,我的内容也没有了”

这些问题不大,却密集、琐碎、每天都有。我不禁十多年前,金数据刚启动的那些日子。

那时候,产品上线三年,我们招聘了第一个产品经理。他非常聪明,也很“工具控”,喜欢玩弄各种工具。虽然资历尚浅,但我们还是委任他来处理客户反馈。一开始他很兴奋,每天在看需求,反馈需求,安排优先级,出方案。

可是渐渐地,需求流动的速度慢了。几个月之后我打开需求列表,大吃一惊:居然有上千个未被处理的需求。注意,不是一定要完成这些需求,而是「处理」这些需求——比如,是决定放弃,等待,还是拒绝。

我问他怎么回事。看到的,只是一张疲惫的脸。

现在我突然又重新有了这种感觉。产品接受度很高,忽然整个团队开始使用了。忽然需求普天盖地而来——带来的是兴奋,初始的快速反应,需求被快速解决。可是随之而来的,就是持续的认知负载,疲惫,力不从心的感觉。

这时候该怎么办?

满足客户需求是产品人的责任。然而,更深刻的责任在于,让业务延续。认知负载过高,产品经理自己被折磨得放弃,或者进入龟缩状态什么也不做,则是更大的失职。因此,照顾好自己的认知能力,保持专注和判断力,是比响应需求更基础的职责。

当你感觉到需求负载过大,有时候,不妨稍微远离一点点。

毕竟,饿一顿客户固然不开心,但厨子不干了,就再也吃不上饭了。

© 2025 米高说